交流互鑒/吳曉求:港具優勢拓科創資本雙樞紐
左圖:吳曉求(右三)昨日在香港出席陝公大學堂系列公益講座活動,並與嘉賓合照。右圖:陝公大學堂系列講座昨日以綠色金融為題,吸引大批聽眾到場,現場氣氛熱烈。\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郭木又攝
「陝公大學堂」系列公益講座昨日首次在香港舉辦,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與香港教育大學聯合舉辦。本次講座聚焦財經範疇,國家一級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以《香港新型工業化金融賦能路徑──從國際金融中心到全球科創資本樞紐》為題發表演講,指出香港須從服務傳統經濟的國際融資平台,升級為賦能科技創新的全球科創資本樞紐,以適應新型工業化的趨勢。\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蔡競文
吳曉求解釋,香港應利用海量資本池和法治完善、資金自由流動等制度優勢,構建以「科創+資本+服務」為內核,以「高端化、融合化、國際化」為特徵的「新型產業生態構建」,其本質是通過工業化與自身優勢的深度結合,實現從「金融樞紐」到「科創資本雙樞紐」的轉型。
從三大方面賦能金融發展
吳曉求提議,可以通過政府引導基金撬動早期資本、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接力機制、離岸綠色融資與雙幣結構創新這「三大抓手」賦能金融發展,政策、市場、投資者三方協同,實現法治環境和人才要素的完善與優化,與內地產業鏈深度鏈接,完成從傳統國際融資平台到全球科創資本樞紐的躍遷。
他舉例,在資本市場接力機制方面,可以推出智能製造ETF、建立科創板估值模型,將技術里程碑轉化為市值語言,引導主板資金投資硬科技、高成長企業。香港的離岸綠色融資與雙幣結構創新,也能為國家科技資本循環提供安全可控的境外節點,促進跨境資本的有效流動。
系列講座兩年吸20萬人參與
同場,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主持開幕儀式。林尚立表示,「陝公大學堂」承「陜公」之名、揚「陜公」之魂,香港首講是兩校攜手為香港打造的思想文化盛宴,旨在推動青年深入認知國家發展成就,將個人成長融入香港與國家發展大局。李子建稱,知名學者親臨教大講授,與師生互動,是兩校攜手在港推進愛國主義教育與人才培養、共創教育創新典範的一大里程碑。
據悉,「陝公大學堂」系列公益講座由中國人民大學於2023年創辦,整合各領域專家力量,聚焦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解讀闡釋,已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匯聚前沿思想、促進交流互鑒、服務社會大眾的先鋒課堂。截至2025年9月,成功舉辦8季共241場,覆蓋線下線上聽眾累計20萬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