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集/企業人才東移 港經濟底氣增\大衛
圖:滙控動用千億元資金將恒生銀行私有化的行動,展現對香港經濟前景保持堅定信心。
亞投行將在港設立辦事處,凸顯香港聯通內外優勢。事實上,從滙豐控股(00005)斥資千億私有化恒生銀行(00011),到過去兩年多逾1300間境外企業落戶或擴展在港業務,再到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數目超逾2200宗,正顯示全球企業、資金及人才東移絡繹不絕,有助增強香港經濟底氣,力抗外在逆風。
美國金融、經濟不穩,泡沫處處,從華爾街科技股估值炒上天價水平、私募信貸市場接連爆煲及美國政府停擺逾一個月的情況可以反映出來,尤其是華府關門每天損失150億美元,停擺逾月累積損失高達5000億美元,第四季美國經濟面臨收縮壓力。
滙控私有化恒生 展現對港信心
更重要的是,美國動輒發動關稅戰,重擊自身產業及經濟,例如美國大豆農戶正在失去大單,去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總值128億美元,特朗普一度揚言限制中國食油進口作回應,但中國為全球最大食油消費國,對美出口食油主要是廢棄食油,用作再生燃料的原料,每年出口價值約十多億美元,似乎美國所受影響更大、損失更多。因此,關稅戰無礙外資加大投資中國,反拖累美國金融,醒目資金正加快逃離美國市場,加配中國市場,而全球企業、人才亦紛紛向東望,押注機遇處處的內地及香港市場。亞投行昨日宣布計劃在港設立辦事處,以進一步推動亞洲基礎設施的可持續發展,這凸顯香港聯通內外的獨特優勢。
事實上,近期頻現外資看好香港經濟前景、加大投資的例子。最典型的例子是滙控斥資千億元將已持有六成股權的恒生銀行私有化,每股作價155元,收購作價相當於市賬率1.8倍。近年香港銀行業受累商業地產市場下行而撥備增加,致令恒生銀行股價走弱,目前恒生市賬率不到2倍,但招商銀行在2008年以市賬率3.1倍、作價193億元向伍氏家族收購永隆銀行53%,可見現時恒生銀行估值吸引。此時滙控動用千億元資金將恒生銀行私有化的行動,具有重要意義,展現對香港銀行業、經濟前景保持堅定信心,押下千億重注。
值得留意的是,滙控繼續出售美洲、歐洲業務,套現所得進一步提升亞洲業務比重,尤其今次滙控不以發行股票作為代價,選擇以真金白銀收購恒生餘下四成股權,藉此吸引股東對私有化投下贊成票,由此可見滙控十分看重香港市場的發展機遇,彰顯滙控重返亞洲、加注中國的戰略。同時,滙控私有化恒生之後,估計未來還會有後着跟尾,當滙豐、恒生分行、業務經過整合之後,可能重新以滙豐香港的名義分拆獨立上市,將會利好滙控的股價表現,支持股價企穩於100元以上水平。
此外,今年第三季香港經濟預估增長3.8%,為近兩年來最快,促使全球企業、人才、資金持續東移香港市場,迄今招商引資成效十分顯著。例如由2023年初至今年第三季止,逾1300間境外企業落戶或在港擴展業務,帶動逾1900億元新投資。同時,過去兩年多,已有逾百間重點企業進駐香港,助力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智能駕駛等創科發展。
富豪紛落戶 推動財管闖高峰
富豪來港數目持續增加,推動香港財富管理業務再闖新高峰。今年九月底止,申請投資移民來港數目上升,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宗數逾2200宗,如全部獲批,將為香港帶來700億元的投資金額。
外資持續加大投資,對港投下信心票,令香港經濟更有底氣,提升抗逆能力,無懼美國科技、關稅霸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