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會    /    正文

「太空可孕育新質生產力」

  圖:主題演講結束後,吳偉仁院士(左二)在台上與理大學生進行現場對談。對談環節由理大張心瑜空間科學教授、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系主任(研究)、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波教授(左一)擔任主持人。

  【大公報訊】記者湯嘉平報道: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深空探測實驗室主任及首席科學家兼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理事長吳偉仁院士昨天到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開展講座,以「逐夢太空 叩問蒼穹」為題,與理大賽馬會綜藝館現場逾600名理大師生、校友及嘉賓分享國家航天事業的重大進展與戰略規劃。

  地外天體蘊含豐富資源

  吳偉仁院士是航天測控通訊與深空探測工程總體技術專家,其團隊領導和完成「嫦娥」系列多次歷史性任務,為國家月球與深空探測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目前,他與團隊正推動由國家倡議、多國參與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

  吳偉仁院士在講座中回顧了世界航天發展歷程,並介紹國家在多項航天工程項目取得的標誌性成果。他表示,香港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一直積極參與國家深空探測任務,包括理大在內的科研團隊保障「嫦娥」系列安全着陸月球和採樣,以及「天問一號」安全着陸火星等。

  吳院士表示,近地小行星、月球、火星等地外天體蘊含豐富礦物、水冰、氦-3、大氣物質等資源,具有巨大經濟價值;太空中超高真空、微重力、強輻射等特殊環境是實現重大科學突破的天然平台,可催生並賦能地球新產業的發展,例如太空製藥。他還指出,太空是孕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並列舉一系列由此衍生促進經濟和民生的行業和項目,包括:空間太陽能發電站、太空旅遊、太空農業和太空電梯等。

最新文章

履行使命/各院校:繼續秉持追求卓越精神 棄置垃圾黑點遍全港(部分) 流感疫苗接種按年升9.4% 專家拆局/市場競爭激烈 課程良莠不齊 調查報道/記者直擊舊iPhone黑市交易 工廈囤百萬部二手機 拆機組裝「化妝」出售 專家之言/「安全刪除」資料 防私隱外洩

Copyright © 2024-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富通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