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智庫/財富效應浮現 買家加快入市\陳永傑
近日灣仔有全新盤登場,首批單位呎價逼近3萬元。發展商首輪推出的60個單位,在大手客時段已全數售罄,結果B組散客即使有錢也無緣入手。
上月美國聯儲局減息0.25厘,本港銀行亦即時跟隨,減幅雖僅0.125厘,但已連續兩個月減息,清楚釋出踏入減息周期的信號。樓價見底回升,買家入市步伐明顯加快,投資者尤其積極,近期多個細銀碼新盤均錄得投資客大手掃貨,個別貴價新盤亦罕見「一Q清枱」,為樓市注入強心針。
以減息後首個開售的灣仔單幢盤為例,雖然呎價高達近3萬元、入場費動輒800萬元,仍無阻買家熱情。首批單位開售短短兩小時內即被大手客掃清,更有逾10組買家一口氣購入全層4伙,可見以投資者為主。至於原本只打算入市1伙的B組買家,只能「望盤興嘆」。
事實上,大量人才湧港帶動租務市場持續升溫,租金回報吸引,亦成為投資者入市的主因。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顯示,9月租金指數報200點,按月微升0.2%,連升10個月,累計升幅4.2%,為2019年8月以來首度重返200點水平,創歷史次高。其中A至C類中小型單位指數升至204.3點,追平歷史紀錄。
自2024年以來,本港已累積減息五次,最優惠利率(P)合共減0.875厘,而且重返加息前水平。息口回落有助釋放購買力,刺激交投氣氛。同時,中美貿易戰達成一年「停火」共識,外圍不確定性降溫,為本港經濟及樓市帶來正面支撐。
庫存壓力持續紓緩
在減息與股市造好的雙重助力推動下,財富效應浮現,樓市逐步由谷底回升,一手住宅市場表現尤為亮眼。今年首10個月一手成交突破1.7萬宗,已超越去年全年1.58萬宗。發展商亦趁勢加快推盤,全港一手貨尾連續4個月維持2萬伙以下,上月更見1.9493萬伙,創逾一年新低,庫存壓力持續紓緩,其中新界東貨尾最少,不足2700伙。
以現時形勢推算,四季度樓市上行機會明顯高於下行,預料發展商將把握年底旺季積極推盤,全年一手成交量有望衝上2萬宗,重返疫前水平。樓價方面,在減息疊加貨尾回落的雙重支持下,全年料錄得約5%升幅,有望結束連跌三年的頹勢。
(作者為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