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一粟/大市震盪未完 傳統經濟股受捧\谷運通
上周的中美高峰會雖然超出預期,但市場對美股人工智能(AI)概念股傾向泡沫化的擔憂似乎佔了上風。正在香港出席金融領袖論壇的美資大行大摩、高盛等高層,昨日上午發言時亦不約而同地對美股的高估值提出警告,午後日韓股市首先轉跌,拖累A股和港股走弱。短期而言,資金轉倉高息股避險,令小盤股沽壓加大,電迅、煤炭、石油股有望繼續保持強勢。
市況轉弱,其實早已有跡可尋。作為市場情緒領先指標的細價股,從9月中下旬開始,出現一浪低於一浪走勢,近期中美高峰會、「十五五」規劃公布帶來的提振,也未能刺激細價股重回上升軌,證明聰明錢已為市場的轉弱未雨綢繆。另一個不利港股的因素,是近期美匯指數持續走強,抑制了股票短期的估值空間。
回顧10月港股市場走勢,恒指在10月2日觸及月內最高點,隨後受中美貿易摩擦擔憂升溫影響,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大市開啟調整模式。10月17日下試月內低點25000關,月內高位回落超過2200點。後續隨着中美恢復經貿磋商、「十五五」規劃着重科技創新,兩大利好緩解了市場緊張情緒,恒指重回26000點上方。不過月內最後一個交易日恒指大跌1.43%,再次失守26000點大關,反映了「利好出盡」的調整心態。
根據大摩近日公布的調研,港股投資者中,美國資金在撤退,歐洲、中東、日本資金還在進入。這些投資者更為關注中國製造業、AI、新能源等「硬科技」。此外,他們的投資邏輯亦有所改變:不再是「炒政策預期」,而是看哪家企業的AI應用能真正落地,比如哪些企業能拿到訂單、能替代進口。他們更相信,雖然短期有不確定性,但中長期看,中國製造業升級、AI落地、設備更新,會帶來一批「真成長」的公司。
AI動漫短劇市場急增
AI應用方面,內地的動漫短劇製作上半年呈爆發態勢:日均GMV(商品交易總額)破千萬元(人民幣,下同),增長1532%,半年流水規模則翻了12倍;累計上線劇目3000部,增長603%。動漫短劇進入暑期以來至今,更不斷創出新高,9月動漫短劇市場單月播放量超55億次,每周平均上新超1600部,產能與熱度已接近真人實拍短劇。今年整體動漫短劇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產業爆發趨勢相對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