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財經    /    正文

財經縱橫/中國有「工程師國家」優勢 \凌 昆

  月前中國宣布為推動世貿(WTO)的改革發展,在保留發展中國家地位下自願放棄相關優惠。這乃合理且顯示自信的表現:以目前中國的經濟及科技實力和由此帶來的強大競爭力,已無必要享受優惠。如此也消除了許多發達國對中國的批評:認為中國已是發達國而不應享有優惠。

  對於中國產業及科技水平的高速提升,之前筆者早有多篇文章論述,指出這在經濟競爭上日益對美不利。中美比較乃近年各方熱議的題目,最近看到一種比較新鮮的從社會文化角度的論述,很值得參考。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學者著書提出了中國工程師國家與美國律師國家的對比,指中國主政者多工程師或科技人員,故重建設與發展,而美國則多由律師主政,故重視法制及權益,但有時反會制約發展。另有論者更直指「中國建造、美國爭論」。其實遠在1983年便有美國學者R B Reich提出了「紙上企業家精神」的論點,指資本為追求短期利潤強化法律及金融操作,通過併購及綜合型企業發展來追求快速暴利,反而忽略了對實體經濟的投資。結果是律師及金融炒手當道,而實幹者及科技、工程人員旁落,最終導致經濟發展遲滯。

  到今天「紙上企業家」的問題遠不止此。另一重要偏離是各種產業的金融炒作化。大宗商品早已成了炒作對象,其後科技也如此,出現科網泡沫及目前的AI泡沫。資本市場隨之畸形發展,由少數科技企業主導並不斷激化題材炒作。這無疑有助部分新興科技的開發,但也帶來了高度的金融風險。少數企業如出問題將會衝擊金融及經濟大局。

  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已走上歧路

  更深層的問題是資本主義發展已走上歧路。最初由產業資本轉向金融資本有一定的合理及客觀因素,但上世紀80年代在英美開展的自由化、去規管化策略雖增添了經濟活力,卻引發了金融與實體經濟日益脫鈎的趨勢。在衍生工具及高槓桿推動下金融資產已遠超實際GDP以倍計。筆者稱此為「虛擬金融資本主義」:金融活動離開實體自我空轉。這種情況在「量化寬鬆」開啟後更不斷深化,金融泡沫與日俱增。

  西方尤其是美國發展日深的「紙上企業家精神」,確實值得中國警惕,切勿鼓吹股市炒作而重蹈覆轍。

最新文章

推動增長/「十五五」支持科創 研發費增幅料超預期 財經縱橫/中國有「工程師國家」優勢 \凌 昆 中金點睛/聯儲減息路徑出現變數\劉 剛 地產業界看好樓市 減息周期/港銀減息1/8厘 供樓每月慳1.6% 鮑威爾:委員對12月減息取態分歧

Copyright © 2024-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富通網版權所有